魏峰教授《甲骨文与甲骨文书法艺术》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7-11-30  浏览量:



2017年1121日下午三点,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美术学院邀请魏峰教授为16级、17级各专业师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甲骨文与甲骨文书法艺术。

魏峰,别署一峰,字毅夫,号洹上一夫,茂堂,历任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安阳市美协主席、鹤壁市文联美协名誉主席、中国建设美协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2005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被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

魏峰1942年出生于安阳,自幼受殷商文化的熏陶,他的最爱也是甲骨书法。为研习甲骨书法,魏峰从青年时代就潜心研读了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篆》及《甲骨文字集释》等,到了中年,又节衣缩食购买了《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等巨著,在骨上、木上、石、纸上反复临摹刻写。他的笔如刀,刚健苍劲;他的笔如柳,神妙莫测。魏峰不仅将学界公认的一千多个甲骨文铭刻于心,而且深谙甲骨五期断代书体的特点,观其作品,体势多变,古韵犹存。魏峰于1984年倡导组织国际性“殷墟笔会”,并在日本武藏野举办《全国甲骨文书道展》。1993年发起《全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讨会》。1992年主编出版《甲骨文书法艺术大观》、《甲骨文书法艺术论文集》,1995年在日本出版《甲骨文书道作品集》,1996年在新加坡出版《魏峰书画集》,1999年出版《魏峰甲骨文书法集》。

魏峰教授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甲骨文的发现与甲骨学的创立,二是甲骨文书法艺术。本次讲座主要讲了甲骨文的发现与甲骨学的创立等相关问题。

甲骨文的出现与商代的历史发展紧密相关。《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夏朝中期,契的六世孙王亥通过进行商业贸易,使商的势力逐步强盛起来。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灭夏后,返回亳都,以“商”作为国号,建立商朝。至盘庚时,将国都迁至北蒙,改名为“殷”,在此建都长达273年。商朝末年,商王帝辛暴虐,民不聊生,周武王起兵攻商,牧野一战后,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周灭殷后,封纣之子武庚于殷,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此地逐渐沦为废墟,无数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也随着殷墟的荒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1899年,经考古学家王懿荣发现,确定了它在研究历史资料上具有珍贵的价值后,就开始被介绍到了学术界。复经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诸家的先后搜集考究,其中罗振玉更瘁全力以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学的地位。到1903年,刘鹗《铁云藏龟》出版,是为第一部甲骨文著录。后有孙诒让的《契文举例》、罗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待问编》。商承祚的《殷墟文字类纂》、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襄的《簠室殷契类纂》、叶玉森的《殷契钩沉》、《说契》、《研契谭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编》、孙海波的《甲骨文编》、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释》、金恒祥的《续甲骨文编》、严一萍的《殷商编》、《甲骨文断代研究新例》、绕宗颐的《甲骨文续编》、《殷墟文字甲乙编》。更有欧美传教人士及日本学者等,亦先后于民国十七年中央研究院继续发掘时,在我国搜购甲骨甚丰,并多有专著发表。近三十年来,董作宾先生对甲骨学做出来重要贡献,并亲自参与发掘甲骨出土工作。今天,中国的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南、南京、北京、安阳等多个地区的学者都加入到甲骨学的研究中,研究内容涉及到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文献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甲骨文,开始研究学习甲骨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所以我们更要好好研究它,把我们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讲座中,魏峰教授给大家展示了多幅珍贵的甲骨文拓片,有南京博物馆收藏的、上海殷墟博物院收藏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等等,并展示了他自己创作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对甲骨书法的创作,魏峰有两点主张:“一是写甲骨文,首先要像甲骨,不论以怎样的表现手法,不要失去甲骨文面貌,更不能以写甲骨之名,自逞狂怪。二是甲骨文现出土16万片约有五千多字,但可读的只有一千多个,在写诗集句时,可能不够用。这种情况下,应当学会借字,或从与甲骨文相隔较近的西周金文、大篆等借字,而不要乱拼乱凑造古字,以免以讹传讹,越传越错。”

 此次讲座在魏峰教授和美术学院师生的合影中落幕,魏教授意犹未尽,同学们受益匪浅。魏峰教授表示下次将给大家带来更精彩的有关甲骨文书法艺术的讲座。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