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举办“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研究”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10-17  浏览量:

10月1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殷墟博物馆执行馆长岳占伟老师应邀来我院讲学。在安阳学院团学报告厅,岳占伟老师做了题为“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副院长邢博主持,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岳老师介绍了殷墟青铜器的多样性及其铸造技术的复杂性,分析了不同铸造方法对青铜器风格和功能的影响。并结合实物资料从铸造青铜器所需原材料的选备;铸造青铜器所采用的陶模、陶范、泥芯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铸型分范方式;青铜器上的附件与器身的连接方法;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陶范与泥芯的组装与浇注;特大型青铜器的浇注方法等七个方面讲述了殷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他指出这些技术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

讲座最后,岳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解答了师生们关于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相关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不仅增长了见识,同时激发了对古代文明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岳老师鼓励同学们继续关注并深入研究古代铸造技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与文化的演变,并呼吁更多的年轻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发现中。交流结束,邢博副院长就此次讲座做了最后的发言,代表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对岳老师的此次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拓宽认识和眼界,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为文物保护与修复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理解,也为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

讲座结束后邢博副院长及教师一行,带岳老师参观了安阳学院博物馆,岳老师认真的观看着每一件展品,对博物馆内收藏的丰富文物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岳老师表示,安阳学院博物馆的建立,有效推动了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主讲人:岳占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殷墟博物馆执行馆长,安阳市市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业务专长是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和工艺研究。主持或参与发掘的殷墟考古工作有50余个,遍及整个殷墟遗址。还参与了长江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的考古发掘。发表相关专著、论文、报告或简报等70余篇(部)。代表作有:《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上、下册),《安阳大司空----2004年发掘报告》(上、下册),《安阳孝民屯》(三)殷商遗存·铸铜遗物(上、下册),《殷墟青铜器铸造的几个相关问题》,《殷墟青铜器的铸型分范技术研究》,《殷墟铜爵铸造工艺研究》,《商代扁体铜卣的铸造工艺研究》,《殷墟铜觚铸造工艺研究》等。


美术学院宣传部

(撰稿/拍摄:王晋伟/张备 朱丽敏)

2024年10月16日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