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聚焦思政课堂:校党委书记孟伟连续三天深入一线听课调研

时间:2025-02-28浏览: 设置

聚焦思政课堂:校党委书记孟伟连续三天深入一线听课调研

新学期伊始,为全面掌握思政课教学动态、推动课程改革创新,2月24日至26日,校党委书记孟伟以“推门听课”形式连续三天深入思政课堂,随机听了三位青年教师的授课,并前往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听、看、问、研”全方位为我校思政课建设“把脉开方”。

图片1.png图片2.png

2月24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秦丹丹

课程“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主题,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脉络展开,通过翔实的史料阐释历史必然性。课堂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展现了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与教学设计能力。

图片3.png2月25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曹祎

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结合改革开放历程,以鲜活案例诠释理论成果的时代价值。课堂互动性强,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有效提升理论共鸣。

图片4.png

2月26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李春燕

系统梳理百年党史脉络,强调“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注重学理深度与价值引领地统一。

图片5.png

课后,孟伟分别与三位青年教师进行了亲切交流,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备课充分、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课堂组织有序等优点,并针对课堂管理、课堂互动、案例选择等问题提出宝贵建议。孟伟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图片6.png

2月26日上午,孟伟赴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育人成效三个方面展开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闫留义作汇报,介绍了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教学改革、近期我院青年教师参赛获奖情况。孟伟就近日随机听课情况进行反馈,对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三点改进建议,一是强化课堂精细化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把控;二是提升案例教学贴近性,增强现实针对性; 三是创新学生参与机制,激发课堂主动性。他特别指出,思政课要善用数字化手段增强代入感,让理论“活”起来、信仰“立”起来。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孟书记提出要“走出去+请进来”,结合学院工作实际,通过安排青年教师对外学习、邀请专家来校开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

校领导深入一线课堂听思政课是我校推进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校领导听课调研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育人成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贡献。

 

 

/袁俊莹 张咏超 李春燕

/袁俊莹 曹  祎 张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