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汉字千年文脉 摄纱厂工业光影”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展双场景文化实践教学
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量:


7f3a72795baea556384d8bb800e34e9

  2025年3月25日与27日,音乐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2401-2404班学生在董烁、白宇枫、周书红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前往安阳文字博物馆和纱厂小镇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此次实践紧密结合《摄影艺术》《导演基础》《影视视听语言》三门专业课程,通过实地调研与创作,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文化感知力。


e92fa2ebd6b05b2e96e88724ceae568

0085b3e01a9b705d3db7c576d7fa1dc

  在25日的文字博物馆实践中,师生们围绕汉字文化展开多元创作。一是训练文物摄影技法,学生们使用微距镜头近距离拍摄甲骨文上的刻痕细节,并借助自然光线拍出青铜器铭文的历史感。二是要求学生以“汉字故事”为主题进行分镜头创作。各小组设计互动拍摄方案,完成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纪实短片素材。三是引导学生分析展馆的空间叙事逻辑。选取“汉字发展史”展线中典型展项,设计连贯的推镜头运动轨迹,实现镜头语言与文字演变的双重叙事。

ec2cef4da0be9b22d29e5182ce5eb64

  27日,师生前往纱厂小镇工业遗址,在复古工业场景中完成摄影摄像实训拍摄。一方面,学生们在老纺织车间进行“机械肖像”专题拍摄,并分组完成“新旧对比”系列作品,通过构图将遗留设备与现代元素并置。另一方面,各小组开展“一镜到底”拍摄挑战,在厂区走廊完成包含起承转合的叙事。学生们利用纱厂老厂房的铁架、斑驳墙面为背景,完成“工业怀旧风”摄影摄像系列作品。

IMG_5562IMG_5565639f895d70bf3468028337a76e0b162


IMG_5548

  本次实践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场景化教学改革与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典型案例,既帮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又强化了在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未来将持续挖掘安阳市本土文化资源,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传播的双向赋能。学院也将计划与更多文化场馆建立实践基地,构建“专业教学-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

                                                                                                                                     文/图:董烁、白宇枫、周书红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