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一个人的气质涵养、兴趣能力、眼界格局等内在素质,说到底,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小时候看过的寓言故事和鸡汤段子总是告诉我们光看一个人的外在是肤浅的,真正贵重的是人的内在素养。但现实世界却让人明白,培养一个人的“内在素养”,恰恰才是最烧钱的。”
“有了钱,才可以买得起学区房,交得起赞助费,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可以去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学摄影,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技术;才可以四处游玩,见识更大的世界,开拓自己的眼界格局;才可以去追求理性,追求品味,发掘自己更大的可能。”
“没钱,你就会发现糟糕的生活逼着你成为一个既现实又无趣的“俗人”。没钱谈什么梦想,没钱追求什么诗和远方,没钱追求什么兴趣爱好、生活品味。”
“贫穷所带来的差距,正是这种由内而外全方面的败北。说到底,不是自己不想变得善良,变得有趣,追求生活的意义,而是对于穷人来说,现实的引力太重了。”
贫穷,在大学虚荣攀比心理下各个世界的人混杂在一起,格外的让人无法忍受,皮肤上覆盖的一层又一层的或精致或粗糙的标识,格外的讨厌。但也格外显眼。困扰啊无所适从啊自卑啊,然后就开始难过了。
我也难过,人无止境的追求更好的,我拿自己做一个例子,很多人羡慕我,我的眼光也放到了更高,为什么我没有办法买YSL心水色号的口红,为什么不能痛快地去万达刷卡买单,因为什么,因为没有钱。
但是你缺钱吗,你能吃饱,就算是不缺钱,所以你基于温饱,又思淫欲,我不觉得虚荣有什么不对,也没觉得攀比心理有什么不好,只不过,能别有就最好收敛点,有的东西真正喜欢的,贵的说明你眼光值这个价,但是盲目的去追求价格,那我就觉得真心很无聊了。
我也一直追求贫穷和品味以及生活费之间的平衡点,小时候家里管的紧,也几乎没有零花钱买玩具和漂亮的衣服,也不知打扮和搭配,整天也是嘻嘻哈哈的不知烦恼为何物,当然,也烦恼过没钱没有玩具,也羡慕别人的有的东西而自己没有,也自卑过不爱说话。
后来慢慢也就好了。
但是因为贫穷,很多在你们眼中稀松平常的事,落到当事人身上会变得很复杂。真的太复杂啦。
复杂到会让人觉得这不是精神病吗?有这个必要吗?可就得这样。
如履薄冰。
后来得后来,我看到一个网络剧《上瘾》,其实受到最大震惊的是里面的主角活的穷的不加掩饰,穷的坦然。
我除了我自己我一无所有,所以我也无所畏惧。也不会因为你拥有的东西来束缚自己瞻前顾后。
尽管我无法除去内心由于贫穷而带来的自卑的恶草,但我慢慢的已经开始和它和平相处了。
一个朋友——一个目前对我影响很大的朋友教会我:带“病”生存,即不要老是想着怎么除去内心的这些你觉得不好让你做痛的东西,尤其是当你无法除掉他们的时候,你要学会带着这些个伤痛和不愉快生活,学会和自己何解,带着他们,一样可以生活的很美好。我的性格里不只有阳光,偶尔会有暗黑,但这并不影响我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感谢让我明白这种道理的那位朋友。
好像有点跑题了,管他呢。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非要我总结的话,我会说
“贫穷当然很可怕,特别是一个贫穷的圈子充满了粗鄙的人,欺骗和轻蔑是那个圈子的通行规则,而善良是用来尝鲜的东西。再善良的心,缺少阳光,时间久了也会枯萎。可是生在其中,我们真的没得选择,当我们选择成为了生活的强者的时候,我们毕竟拥有了爬山的经历,相比于那些出生在山顶的人,我们更知道山路崎岖难行。在那些人生难免下坡路的时候,我想我们会走的更加坦然一些。”
- 上一篇: 有哪些人性弱点经常被别有用心地利用?
- 下一篇: 真正的情商高手,从不让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