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缓解当代大学生的焦虑与“躺平”
发布日期:2024-12-10
浏览量:
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内出现的“躺平”现象,不仅有悖于高校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重大冲击,更影响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所以以下将从六个方面来帮助大学生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积极健康心态,阳光面对生活。
课程思政与价值观教育:高校应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实践活动与平台育人: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勤工助岗、志愿服务、实习等,增强大学生的积极进取信念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加强平台监管,封堵不良情绪宣泄和糟粕文化。
转换思维与正名:教育大学生合理追求符合自身情况的目标,摒弃比较思维和盲目攀比,认识到“躺平”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追求符合自身情况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情绪管理与自我调整:大学生应学会直面焦虑,通过表达情绪、磨练意志、提升自我和调整作息等方式进行情绪管理,合理规划任务量,保持心情愉悦。
社会比较与不对称信息:认识到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往往是加工和美化过的,避免进行不合理的社会比较,减少由此产生的焦虑感。
深呼吸与正念自我对话:通过腹式呼吸等放松技巧缓解焦虑情绪,运用正念自我对话,鼓励自己面对焦虑,保持积极的心态。
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都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所有大学生都能走出焦虑的桎梏,健康成才。通过上述策略,可以有效缓解当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引导他们走出“躺平”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业挑战。
点击数:
- 上一篇: 探索内心的宇宙
- 下一篇: 种自己的花,和自己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