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恨你案例分析--动力性成长小组第四期
发布日期:2018-01-05  浏览量:

活动主题:动力性成长小组第四期--妈妈,我恨你案例分析

活动时间:2018年1月4日

活动地点:图书馆501室

活动组织:动力性成长小组负责人李阳、周春梅

参与对象:2017级动力性成长小组

指导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张老师

活动意义:从案例分析过程中带动同学们思维运动,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心理知识和心理问题分析能力。

活动目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从无知到知,会经历许许多多的错误。尤其是青春叛逆期,这时我们需要身边人的指导和呵护。如果我们缺失了什么,可能就会造成性格上的扭曲,使自己未来的人生陷入一个困境。如果我们是成人、是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呵护孩子的成长,如何清理自己的情绪,又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了解孩子非正常叛逆性格的产生背后,避免大人的原因歪曲孩子的成长。

活动内容:

1:视频《妈妈,我恨你》开始展现了:“一对水火不容的母女。一个受尽委屈脾气暴躁的妈妈,将对家庭所有的仇恨发泄在女儿身上。一个被打骂感受不到妈妈的爱,歇斯底里,对妈妈充满仇恨的青春期叛逆的女儿。”老师指导我们学习从视频中找真相,找到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学会分析真相为什么孩子疯狂迷恋赵雅芝、迷恋《新白娘子传奇》。让同学们学会从事情的表面看到内里。

2:视频一部分一直展现的是孩子的叛逆和对母亲的恨,让我们多部分人都认为是孩子的叛逆,几乎没人能第一时间想到背后的原因。另一部分是关于妈妈的概述:“妈妈从小生活在一个争吵不休的家庭,对婚姻生活充满恐惧,30岁被妈妈逼着出嫁。婚后,婚姻里没有感情没有爱。丈夫掌握经济大权。在这个家庭中,妈妈感受不到丈夫、公婆的爱。最亲的、唯一的女儿也完全站在公婆一边,对公婆言听计从。在这个家庭中,妈妈被严重孤立。妈妈对丈夫,对公婆,充满了仇恨。被生活折磨的疲惫不堪的妈妈将所有的委屈和愤怒发泄在叛逆的女儿身上。”让同学们豁然开朗,了解了孩子为什么与妈妈水火不容。

3:根据心理团队的分析了解了问题根源:

母女问题的根源----婆媳关系问题。

婆媳关系问题的根源----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问题的根源----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

学习心理辅导团队策略:

一、将心比心,让这对母女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受,去体会。

二、手把手的教,一句一句的教如何和对方说话。

三、晓之以理

四、揉鸡蛋,让妈妈宣泄恨。

五、搬出偶像

活动感想:长期的积怨,需要发泄。当积怨没有合适发泄渠道时,剩下就只有两种途径: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别人。暴力,不仅是殴打身体。语言的伤害也是一种暴力。把恨倒掉,才能植入爱。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