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组织观看“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发布日期:2025-02-28  浏览量: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智慧使用手机,尽享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实现科技与生活和谐共处,2月26日晚,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开展“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主题公开课活动。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团体活动室设主会场,学生处老师、全体心理老师及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观看;各学院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师生进行了线上观看。


1338b4e576573fe14842ae518b18ca5

cb0f4f54b3b7f0040d6f4d47c76191d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会场

学习照片(教室1)

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学习

观看照片 (2)

美术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学习

a532389c5bcc5a3b03442ea7e80c183

航空工程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学习

微信图片_20250226211152

外国语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学习

C:\Users\873\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ex8m78oyq5sy22\FileStorage\Temp\92a484087a3ae1d9c08dc08fa8c81b7.jpg

职业教育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学习

此次公开课旨在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智能手机是知识的宝库,大学生借助各类学习软件,能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无论是专业知识的拓展,还是对多元文化的探索,都变得触手可及。智能手机也是便捷的社交桥梁,让大学生能轻松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点滴,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与此同时,主讲老师从心理学角度阐释了过度依赖手机背后的行为成瘾等形成机制,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IMG_256

同学们线上观看

文法学院法学本科2302班孟晓灿:现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既是知识的宝库,也是社交的桥梁,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放松的途径。然而,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问题日益凸显。课余时间充裕和应用的吸引力使部分学生沉迷其中,现实压力也促使一些人在虚拟世界中逃避。这种依赖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还引发颈椎问题、现实社交障碍等身心健康问题。为改变现状,我们应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利用学习类APP提升效率。榜样的力量尤为重要,那些合理使用手机的同学为他人树立了良好典范。我们应向他们学习,驾驭手机而非被其束缚,借助科技成就更好的自己。大学生与智能手机的关系应是智慧驾驭,以榜样引领,迈向自我成长的彼岸。

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2401班马文宁:手机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次公开课为我们揭示了手机使用的正确打开方式。手机若使用不当,会成为吞噬时间的黑洞。过度沉迷手机,会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迷失,不仅浪费大量光阴,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社交能力退化。可换个角度,手机又能成为助力生活的强大工具,通过学习类APP,我们能随时随地汲取知识,提升自我;利用办公软件,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借助社交平台,我们能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紧密联系,分享生活点滴。智慧使用手机,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合理规划使用时间,避免无节制地沉迷。让我们以自律为帆,以智慧为舵,驾驭手机这叶扁舟,在信息的海洋中破浪前行,畅享美好生活,让手机成为我们通向更精彩世界的桥梁。

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本科2406班阮梦凡:此次公开课让我收获颇丰。手机是便捷的学习伙伴,各类学习APP丰富多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开启学习模式。在线课程和学习社区,拓宽知识边界,还能与他人互动交流。它是高效的工作助手、云存储与协作工具,打破空间限制,团队可实时共享、编辑文件。即便外出,也能及时处理事务,实现工作生活平衡。它是贴心的生活管家,健康管理应用监测身体数据,为健康护航;智能出行应用规划行程,便捷出行;生活服务APP满足日常所需,轻松享受生活。但使用时需把握分寸,过度依赖会让我们忽视现实美好。我们要合理利用手机,让智慧应用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工具,借助科技,提升生活幸福感,畅享美好生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本科2303班聂琦钊:通过这次心理健康公开课,我深刻认识到手机作为“双刃剑”对大学生活的影响。本次心理健康公开课从智能手机的利弊切入,剖析了过度依赖手机的负面影响,同时从“设定清晰目标”“发展多元爱好”“扩大人际社交”“建立良好习惯”四个方面提供了有效靠谱地使用手机的策略方法,这些方法对我提供了有利帮助。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时会因无节制地使用手机刷视频而浪费学习时间。今后我会按公开课中倡导的“智慧使用手机”方法,通过设定使用时长、关闭非必要通知等方式,将手机转化为提升学习效率的工具,做驾驭科技的真正智者。通过此次公开课,我重新审视了手机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我会向榜样们学习,积极探索手机屏幕以外的世界,不断追求身心平衡的成长之路。

航空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403班赵雨豪:在今晚的“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公开课中,我深刻意识到手机使用与心理健康的紧密关联。课程中提到的“被动刷屏耗能”现象令我警醒,无意识滑动手机不仅消耗时间,更会引发焦虑和注意力的涣散。过去我常陷入“学习5分钟,刷机1小时”的恶性循环,而“三分钟呼吸法”的实操建议让我找到了突破口。如今我会在连续使用手机30分钟后,主动闭眼深呼吸并问自己:此刻的浏览是需求还是惯性?通过这种自我审视,我的睡眠质量明显提升,更触动我的是“数字断联实验”:关闭非必要通知后,人的专注力可持续提升40%。课后我立刻设置了“学习勿扰模式”,发现作业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手机应是工具而非主人,与其让碎片信息切割生活,不如主动掌控它,为真实的人际交往和兴趣留出空间。

音乐与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本科2404班陈国:在参加了以“智慧使用手机,畅想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深刻认识到手机作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其使用方式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在课程中,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分析,揭示了过度使用手机对睡眠质量,注意力集中等方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我意识到了自己也曾陷入无意识刷手机,忽略身边人和事物的困境,这让我感到警醒,也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这次公开课让我明白,手机只是工具,掌握权应该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有学会智慧使用手机才能真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畅想更加美好健康的生活。

职业教育学院电信专科2301班韩奥优:在心理健康公开课上,我深刻认识到智慧使用手机的重要性。手机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可能成为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隐患。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过度依赖手机会导致注意力分散、社交能力下降,甚至引发焦虑和孤独感。然而,当我们学会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将手机作为学习、娱乐和沟通的工具时,它就能为生活增添色彩。比如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新知识,通过视频通话与远方的亲友保持亲密联系。这次公开课让我明白,要主动掌控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掌控,我会从现在开始,制定使用计划,减少无意义的浏览,多参与线下活动,用智慧的方式让手机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美术学院辅导员刘嘉敏:通过此次心理健康公开课,我感触颇深。当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如方便与身边的亲友交流,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此次公开课的内容不仅探讨了智能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还分析了过度依赖手机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使用手机的态度,而且提到了智慧使用手机的方法和积极应对的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手机的优势。最后鼓励我们做科技的智者,成就自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科技带来的变化。作为辅导员,我深刻认识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让手机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有益工具,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和成才。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