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学习—动力性成长小组活动第十一期
发布日期:2018-10-24  浏览量:






活动主题:精神分析学派基本概念的学习

活动时间:10月22日

活动地点:图书馆502室

活动组织:动力性成长小组负责人 乔宁亚

参与对象:动力性成长小组全体成员

指导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张燕平

活动目的:使动力性成长小组成员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为后续团体活动做准备。

活动内容:张老师用幻灯片的形式为大家讲解了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三个基本概念:潜意识、人格结构和心理防御机制。

⑴潜意识。个体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受到压抑的不能被意识接受的,但又藏在内心的心理内容,代表着人们更深层、更隐蔽、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可能表现为负罪感、卑劣感、创伤体验、性欲、攻击欲等。

⑵人格结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处于潜意识的深层,由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不受社会的约束。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在出生后头两年逐渐形成,要求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存。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是个人道德的核心,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自我总是在调节本我、超我和外部环境的压力,自我是强大的,处在主导地位,能够平衡本我和超我的要求,使个体处在心理平和的状态。

⑶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个人直接的、习惯的心理保持机制,主要包括压抑、反向形成、投射等机制。其中压抑是指将威胁性的冲动或痛苦的经验排除在意识之外,是个体使用最多的心理防御机制;反向形成是按照与无意识愿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这种可怕的念头或欲望,这一机制产生的原因在于这种不合理的想法实在难以令人接受,使得自我必须证明这种想法不正确;投射是指把自己所具有的某种心理品质(往往是自己不喜欢的)无意识地归结到他人身上,个体的现实人际关系往往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个体对他人的态度实际上是对自己态度的投射。

             


(文:张燕平 乔宁亚 图:刘锐)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