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员实用技巧--心理委员陪伴
发布日期:2016-03-02  浏览量:

心理委员在面对前来向我们倾诉的同学时,可以做的工作就是“陪伴”:给予对方全身心的关注,以开放的、不批判的、接纳的心态来倾听,用一定的提问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看到自己的真实内在。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当事人自主的过程。这里有三个要素:“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人际关系”、以及“助人自助”。

咨询过程是建立在咨询师和来访者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

从咨询师的角度来讲,经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创造良好的咨询气氛,给来访者以关注、共情、理解、接纳、支持、尊重;同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协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更有效地生活。

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看,来访者做好准备面对生命中的挑战,有意愿去改善和解决,并付诸行动--走进咨询室,坐在咨询师面前,这时,来访者已经上路了,挑战已经开始了。接着,在咨询师的无条件关注和接纳中,来访者会看到新的自己;跟随着咨询师的引导,来访者接受新的信息,学习新的行为,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及做出某种改变。

二、什么是心理委员陪伴?

    限于我们的受训背景和经历,心理委员无法达到心理咨询的专业要求。但作为同龄人和同学朝夕相处,心理委员在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大学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小困惑或小烦恼,但又没有做好去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准备,或者觉得其实只是想找一个人倾诉,有一个人来听就够了。这时候,心理委员陪伴就能发挥作用了。

陪伴三步走:

(一)给予对方全身心的关注

当你确定同学来找你不是因为一般的生活、学习小事,而是想和你认真聊聊、和你分享他的心事时,请你做好准备,陪伴要开始了。

这里请心理委员注意,你没有义务随时随地,一天24小时保持在陪伴状态中;所以对于来倾听的同学,你可以和和他约定一个合适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中,你能够暂时放下所有的事情,将心完全放在陪伴上。

全身心的关注是陪伴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陪伴有效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全身心地倾听你陪伴着,你一定觉得非常舒畅。

(二)以开放的、不评判的、接纳的心态来倾听

同学和你分享的信息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对你来说可能很平常,也可能很新奇;可能你赞同他,也可能与你的价值观相左,无论什么信息,我们要做的只是倾听。这就需要心理委员不断学习和成长,使自己可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各种人各种事。

国际知名家庭治疗师、心灵导师贝曼常说:“我们需要先看见自己内心的美好,才可能真正看见别人的;我们要先感受对自己的爱,之后才可以去爱别人。”对于心理委员来说,我们的成长目标是:接纳自己的全部,接纳别人的全部;爱自己,爱别人。

(三)用一定的提问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看到自己的真实内在。

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的看法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问题的专家,没有人比他自己更了解自己。作为心理委员,我们要做的是陪着同学去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在,不是给予我们自己的评价和建议!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三、心理委员陪伴与心理咨询的异同

心理委员陪伴在三个要素上和心理咨询是相似的:心理委员通过学习和训练,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心理委员和同学之间是信任、接纳的关系;心理委员不提建议,不做评论,而是通过提问促进同学面对真实的自己。

心理委员陪伴和心理咨询的不同在于:咨询更加专业,咨询师可以带领来访者走得更远。咨询师会运用各种咨询理论核技术带领和引导来访者更清晰地看待自己,发掘资源和力量,进而面对挑战,促进成长。陪伴集中于关注、倾听,和同学一起面对他的问题、感受、真实内在;在发掘同学资源和力量、面对挑战和促进成长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有待进一步考察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