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蚁走感
活动时间:12月3日
活动地点:图书馆502室
活动组织:动力性成长小组负责人 代莉莉
参与对象:动力性成长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张燕平
活动目的:
通过相互分享与真诚回馈,重新认识自己;通过支持、理解和无条件接纳,获取改变的力量;有助于自我成长,缓解社交压力,改善亲子关系等。
活动过程:
1、英语学习。由S带领大家学习“情态动词的用法”。
2、对阻抗的分析:H请假回家了,Z在活动前请假说自己感冒喝了药,担心自己会在活动中睡着就不过来了。阻抗,常常表现为在团体咨询当中上厕所、迟到、睡觉、临时请假等。张老师说分析阻抗有助于大家能够在理解当事人当前心理状态(退缩)的基础上更加接纳、尊重当事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心理环境,以期更好的帮助当事人。L说这次感觉难受、浑身不舒服,上次感觉很困,想睡觉,上上次听Z的故事后感觉很害怕、不敢走小树林。G的手暖和了好多,说每次喝酒后就会抑制不住地哭。
3、L的故事。L首先介绍了一个现象:晚上不敢去卫生间,即便去了之后不敢冲厕所,因为害怕厕所里面会伸出一只手给自己要卫生纸。L从小父母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堂弟堂姐弟弟一起生活,爷爷奶奶经常吵架。在学校总会因为有人欺负自己而和对方打架,初中三年因为打架有两次差点被学校开除。高一/二时,L开始感觉身体里似乎有东西在蠕动,就像蚂蚁在身体里爬来爬去一样(蚁走感),就会用手去打,用牙去咬。曾经一连五天无法闭眼,难以入睡。在医院被诊断为抑郁症,接受药物治疗,L感觉吃药没有什么效果,认为现在自己的症状减轻应该更多的和没有了高考压力有关。L说之前特别依恋父母,现在感觉父母的关心(认为是虚情假意)只会让她感觉到难受,甚至窒息,放假会选择外出打工。张老师仔细询问了L连续五天无法闭眼期间的感觉(排除躁狂)。
4、其它成员的感受。G表示没有什么感觉,就像自己在自己的故事中的感觉那样,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Q感觉L是一个缺乏爱的人,应该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得到更多的爱。D说自己有感觉,但是不想说(不想说本身就是一种感觉)。S说她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坎坷的过往,感觉的L的经历让人难以置信。
活动意义:
让参与者讲出自己的故事,克服内心的恐惧,解决内心深处的痛苦、不安与烦恼。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给讲故事的人一些帮助。其次,营造学习的氛围,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让大家喜欢上这种感觉。
(文:张燕平、代莉莉/图:郑明明)